2020年12月31日下午,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閔行教育學院和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聯合開展了以“VR技術融入高中思政課”為主題的研討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有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耿步健副院長、趙銀亮副院長和上海師范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的研究生,以及閔行區部分思政課老師。張杰老師在未來教室開設了一節課題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展示課。
張杰老師本課采取了議題式教學,在一段關于孔子的VR視頻導入課程,通過Aiclass平臺的截屏提問功能設置“如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問題開展小組研討,匯報成果,各小組都表示傳統文化需要和新技術結合,讓其有新的生命力,引出了議題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通過VR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紅船的場景,引出紅船精神,通過圖片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階段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通過最新的民族精神抗疫精神,展示出90后在抗疫過程中的表現,引出青少年應該如
何弘揚民族精神,要立志做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最后張老師通過一起作業平臺進行了隨堂測試,完成了教學反饋。
展示課結束后,在會議室開展了“技術融入高中思政課”的主題研討。首先,華理科高政治教研組長劉霞老師對展示課作了點評,劉老師表示張老師的課很好地和技術結合,主要使用了VR技術,Aiclass和一起作業平臺,本課只展示了隨機點名截屏提問功能,平臺還有投票和思維導圖等功能,功能強大。其次,針對思政課課堂教學,表示張杰老師能夠把議題式教學靈活地運用到教學中去,作為一種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是作為思政課老師需要學習的地方。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趙銀亮副院長表示信息技術與思政課相融合的這種教學模式非常新穎,在推動大中小德育一體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引導作用,整節課結構完整,重點突出,通過課堂練習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以數據的形式對題目進行分析,呈現出一個高效高質的課堂。
上海師范大學耿步健副院長也表示,把技術融入思政課堂,能夠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抬頭率”和“參與率”,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其次也要注意教學形式的多變,要體現出無規律的教學手段與方法的變化,時而融入VR等技術手段,時而開展現場情景表演等活動,才能讓學生一直保持對思政課堂的熱情和興趣。
華理科高教導處副主任殷老師表示,華理科高是一家科技特色高中,信息化標桿學校,學校共有四間未來教室,張杰老師本節展示課在未來教室課堂節奏把握良好,通過主副屏的利用,和兩塊側屏的利用方式豐富了課堂互動形式,也體現了未來教室的多功能化,同時,本次課“VR技術”的引用也讓自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對學生學習氛圍的調動確實很有效。
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思政專業研究生都表示本節課教師和學生能夠利用技術教育平臺,并進行熟練的操作,對此感覺耳目一起,是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沒有見過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通過在線發送題目和在線作答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用“VR技術”也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華理科高陳宇忠書記對活動進行了總結,說技術融入思政課是很好的嘗試,學校一直提倡全學科使用技術和平臺,要做跨學科嘗試,并表示希望和上師大馬院有進一步交流合作的機會。
隨后陳書記和殷主任帶領上師大馬院師生參觀了校園,師生都對學校的軟硬件設施贊賞有加,表示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科技高中,希望可以經常過來參與活動。
通過本次活動,把技術與高中思政課相融合,展現了一個新穎的教學形式,整堂課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而且本節課以VR技術和AI Class技術貫穿全程,使教學更有趣更靈活。參會的老師和研究生都感覺收獲頗多,并表示在以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利用好技術與課堂的融合,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為學校的發展和培育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少年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銜接做出自己的貢獻。